英国留学,回归冷静!英国大学想要的到底是怎样的学生?

最近,留学的风向有一些有意思的变化。

我们先来看两组官方的数据报告:首先,是最近公布的2023年Open Doors美国门户开放报告 。

自疫情爆发以来,赴美留学的国际生人数大幅下滑。然而,报告显示,今年的人数终于反弹回百万大关,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即使如此,中国学生的人数仍在下降。尽管中国依旧是美国最大的国际生来源国,但本科生连续第二年下跌,降幅8.4%,超过10万人

另一方面,UCAS官方公布的 2024首轮本科申请数据 也显示出了类似的情况。

截至2023年10月16日,共有72740人通过UCAS系统递交了2024年入学的本科申请,与2023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与2022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就近三年而言,参加第一轮申请的人数处于持续下滑阶段

当然,仅凭这些数据,很难说明英美本科留学的热度在减退。但可以看出,中国学生关于留学这件事似乎在回归冷静

随着今年英国牛津剑桥大学申请的截止,我们即将迎来名校面试季。在这个关键时刻,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英国留学的变化和趋势,以便为即将到来的新挑战做好准备。

和赴美留学的情况类似,中国仍然是英国国际生申请人数最多的国家。

本次UCAS公布的统计数据,主要针对牛剑和医学专业的学生。中国申请者人数总数为5880人。其中,中国大陆地区人数为4340人。虽然中国大陆地区的申请人数略有下降(比去年减少了50人),但中国申请者总数仍然占据了国际生总申请人数的34.39%。

自2020年起,留英申请人数经历了一次显著的增加。这主要是因为受到疫情影响,A-Level分数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膨胀。此外,一批实力强劲的美本申请者也加入了双申的行列。

随着高分学生的数量增多,选择加入牛剑申请的大军也随之壮大。

然而,今年CAIE已发表官方声明,今年的A-Level评分标准将回归疫情前,即2019年的标准。这无疑增加了A-Level得高分的难度,或许会使许多学生对于牛剑的申请回归理性。

申请人数在“减”,录取人数却有“加”。

近年来,牛津和剑桥这两所英国顶尖大学录取的中国学生总数有所增加,从之前的每年150至180人增长至超过200人。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过去不太倾向于招收中国学生的专业,如剑桥的纯经济、牛津的经济管理等专业,现在也开始接纳中国学生。

UCAS每年提供多次申请机会。大部分英国大学的本科专业申请截止时间是1月31日,后续还有补录申请。牛剑等顶尖学校申请数量的小幅下降,这只是前期数据的一部分,不能反映整体情况。因此,大家在参考这些数据时,应该从整体角度进行评估,以便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近年来,英国名校申请的竞争日益激烈,高分狂飙。就在前不久,CAIE又陷泄题风波。

牛剑的成绩标准并不是像我们想的那样,一定要5A* 6A* 7A*,这么多年并没有膨胀地那么夸张。

以牛剑为例,并没有要求学生追求极致的高分,头部学生如何做到区分度才是关键。而面试,就是一种直接的方式。

近年来,英国的各个学校越来越依赖于笔面试来选拔优秀的学生。除了牛津剑桥之外,帝国理工的大部分专业都需要进行笔试和面试;而曼大新增了10余个专业面试;此外,UCL的计算机专业也新增了面试环节......

牛津大学官网给出的流程图

仅靠出色的面试表现并不足以确保学生获得录取,面试是评估学生前面一切准备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有些学生可能会逆袭,而有些则可能会被一票否决。

在牛津剑桥等英国名校的面试中,面试者都是教授。因此主体部分一定是学术问题,具体可能是开放性的问题,也可能是有确切答案的解答性问题。

但切记,面试的时候不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的学生会埋头做题,觉得自己把题目做出来了就是表现优秀。

“我们有学生在面试现场和教授吵起来了,之后还愤然离场,但最后他却拿到了Offer。”

这样一个看似戏剧化的案例,却揭示了教授们想要的学生所应该具有的特质。

面试的目的在于让教授直接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思维方式,看看这个学生是否是能被引领或者被教育的。这样的“吵架”其实是建立在之前和教授的学术沟通之上,教授层层加码,希望挖掘出更多学生的潜力。

英国大学在招生和后续教育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他们希望培养的学生不仅顺从老师,还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以伯明翰大学为例。伯明翰大学中国区招生负责人宗明亚老师表示:伯明翰大学虽然没有面试,但非常关注学生的文书。如果学生使用模板式的文书,学校的系统可以识别出来。学术成绩很重要,但一篇高质量的文书同样重要。

可以看出,英国大学在选拔人才时,无论是通过面试、文书还是其它材料,他们希望选拔出的人才不是只会追求高分和标准答案的学生。比起很上头地追求高分与标准答案,申请者们也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沉淀,长期的积累与认知才能让你真正发光。

英国大学的本科录取,一直以来都保持着相对稳定。无论牛剑、G5、罗素集团的大学,还是其它英国大学,其每年的录取名额和录取要求均维持着一定的稳定。

对于申请过程中如何择校,我们可以看看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公布的 2021/22学年留学生数据 分析:

■ 56% 的中国大陆留学生就读于英国QS前100大学,而印度留学生只有8%。印度学生最多的英国大学是赫特福德、考文垂、英博夏尔大学。

■ 中国留学生最多的5所QS前100大学中,有4所是QS前50名校。

中国、印度作为英国留学的两大国际生源国,两国的学生似乎有着截然不同的择校观。我们当然不能说哪一种就是对的,但引出这个数据结论只是为了说明,排名并不是择校的唯一标准。

选择学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成长,报考与录取是学生与学校的双向奔赴。“条条大路通罗马”,人生的终点可以不只是大众认知和量化排名中的“罗马”。

科博菌提醒大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需要准备的材料和申请的程序也有可能不同,建议学生仔细甄别信息,不要轻易照搬他人的案例。

留学申请并不是一个简单“包装”的过程,而是对自我能力的一种培养,所以越早开始规划准备一定是越有利的。

“在申请的时候,学生一定要考虑:名校能够进去,但是不是能学出来。”这是明亚老师给到申请者们的建议。

一位曾在帝国理工数学专业就读的女生,试图申请伯明翰大学的硕士项目。然而,由于她在本科阶段仅获得了三等学位等级,这无法满足包括伯明翰大学在内的,大部分英国名校对硕士申请者的要求。

英国大学的毕业证明上会明确标注学生的学位等级。而英国大部分的名校硕士申请,对于本科学位等级的要求是二等一。

因此,即使成功进入一所名校,学生们也需要冷静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能力在本科阶段保持优异的成绩,这一点对于英国本科生来说尤为重要。

英国留学的热度并未减退。但经过了这几年的火热之后,我们也可以看出,无论是申请者还是大学方,都在回归平稳与理性。关于名校,不只有高分。关于择校,不只有排名。希望同学们在申请中都能做好平衡,找到最舒服的状态,做出最适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