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解析:德国三月新政,释放出哪些信号?

2024年3月1日起,德国进一步技术移民法生效,本次变革的核心关键词是“松动”和“人性化”

德国政府一边在展示出想要提升办事效率的决心,一边放开对于新移民的“工匠精神”执念。

可以说,这是史上最放松和人性化的政策,没有之一。

01、降低蓝卡要求

德国蓝卡作为高等级技术人才的标签,本科学历+高工资+Mint专业优先一直都是标配。

在德国永居普通人最少熬五年的那个年代,有了蓝卡,意味着可以四年换一次签证,可以最快21个拿永居,也让很多人铤而走险。

本次新政,德国人不再执着学历问题,也不再执念于非要IT人才,有能力的大专程序员,高级管理人才,只要工作经验和工资达标(41041/45300欧元/年),你也有可能申请到蓝卡。

02、放宽专业限制 增加经验认可

2020版的技术移民法中,最硬核的要求就是要学历和专业一致,学什么就得做什么,来了德国还干什么。

本条规则的参照物是德国的双元制,德国人的职业从一而终精神,但对于外国人,特别是中国人来说,真的有些“水土不服”,拦住了很多经验丰富但没有对口学历的“德粉”。 

2024版的调整,德国人不再坚持一定要学什么做什么,如果有个专科学历加某职业最低二年(过去五年里)实战经验。

可以用工作经验+原学历加持,申请经验方向的德国技术移民,前提是有雇主愿意收。

03、一人上班 三代移民

第一版的技术移民法中,最尴尬的规定莫过于一人工作,家属申请团聚签证只能“团聚”,没有工作许可,不能正经上班。

虽然子女可以随迁去德国免费上学,但是如果不是实力雄厚,一人上班养全家,着实有压力。

2023年起,德国放宽了家属的工作限制,如果有合适的工作,家属也可以合法打工养活自己了,为新移民减轻后顾之忧。

而本次新政,家属范围被扩大到了父母,甚至配偶的父母,被称为“可带丈母娘”的技术移民法,让那些早年去德国的旧移民颇有微词。

04、开源纳士 护理先行

护理人员一直处于德国紧缺人才头排,虽然德国和很多国家之间有关于护理人员的互认协议,但由于学制问题,中国人要去德国做护士一直都是护士证+工作经验+德语B1证书才可以。

但事实上,每个去德国的护士都会接受1-8个月不等的二次培训,一年内考取b2证书后转正成为德国护士。 

既然来到德国后都要再培训,本次新政直接放宽了护士证和经验的限制,只要有正规护理学历,就可以德语b1通过后去德国工作,是否一年内考出b2换证也可以自行选择。

05、大龄友好 双元放行

比德国技术移民法先开放的是德国的国宝级教育,双元制。双元制作为德国企业花钱培养员工的方式,早在2000年就试水向中国开放,2016年BIBB(联邦职业培训所)宣布对全球开放。

但作为德国的国民教育,25岁以内最好都是一个“梗”,年龄这道硬伤拦住了很多大龄青年。   

本次新政放宽年龄限制到30岁,给那些有阅历的青年人更多可能性。事实上,一些非抢手专业的双元制申请,内推的上限年龄是35岁。

还有一个利好就是,如果觉得双元制补贴还不够,现在允许做兼职的时间变长了。

06、德语至上 沟通为王

德国人的思维方式并不另类,但自成体系,是新移民融入的最大障碍。

除了护士、医生等限制职业、双元制有明确的入德语言要求,外来技术人员的德语到底要什么水平在以往的法条中没有明确。

理论上,除了公务人员和涉密行业,外国人都可以申请德国的工作岗位,所以使领馆和工商业协会(IHK)无法给出一个统一的语言标准来规定每个人的语言要求。

本次新政终于有了定论,最低欧标德语A2,是部分职业的最低门槛。而语言证书的颁发机构也做了明确限定。

从我们的经验和雇主反馈来看,语言能力将是德国人越来越看中的方向,因为以他们的作风,再优秀的外国人去德国后还是会再培训。

总结

以上是对于法条的六个简单总结,均是德国人的“字面意思”,德国技术移民法的核心一直都是将决定权交给社会评判,这也是德国的聪明和狡猾之处。

比如是否达到蓝卡标准的核心指标是企业是否愿意真金白银付高薪水给你。

但是,即使是学历和工作经验一致,每个外国人的工作签证都是由雇主担保,签证上白纸黑字写着你是哪个公司员工,依据什么条例来到德国。

在没有获得德国永居前,你的签证是和单位绑定的,同时你在德国的所作所为,该单位也会受到牵连。

所以,像没有IT学历,没有学位也能蓝卡这种情况理论上可行,实际上能达到的人寥若寒星。

在“谁用人”“谁出钱”“谁担保”,的三大原则下,雇主单位被推上新移民筛选的风口浪尖。

如何海外招募,如何判断外国员工的真实水平,最重要的是如何信任这些外国人,成了德国雇主最头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