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发布《2025年施政报告》,投资移居迎来重大利好!

9月17日上午11时,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在立法会发表《2025年施政报告》,也是其任内的第四份施政报告,新一份施政报告以经济和民生为主轴,延续以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施政理念。投资移居迎来重大利好,自资收生限制放宽...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01、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

香港2024年3月重启「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

2024年《施政报告》提出优化,从仅允许投资商用/工业等非住宅房地产放宽至容许投资住宅物业,但限定成交价需要达到5,000万元,且最终计算入投资额的上限为1,000万元(住宅+非住宅合计)。

今年再做出更新:

● 投资非住宅物业,可算入额提升至1,500万元(原1,000万元)

● 投资住宅物业,可算入额维持1,000万元,但投资成交价放宽下调至3,000万元(原5,000万元)

02、输入人才计划,高才通不会关停

香港继续抢人才不停歇!人才政策方向正确,有实质成效,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政府会继续推行人才政策,确保香港人才竞争力,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人才计划包括优才、高才、专才等,暂无变化,此前坊间热议的高才通关停可谓是虚惊一场!

人才政策成效显著:2025《施政报告》指出,香港自2022年《施政报告》推出一系列新的输入人才政策,至今已有超过23万人才来港工作和发展。其中,高才通计划的申请续签率达55%且素质极高,在港主要从事创科、金融等行业

按每月收入计,95%高于香港收入中位数2万多元,50%更是高出近一倍,显示需求大,市场愿意付较高工资招揽。同时,经不同计划来港的人才大部分很年轻,七成在40岁以下,有助纾缓人口高龄化的挑战。

高才通计划可为香港带来每年约340亿元的经济贡献,相当于GDP的约1.2%。

此外,香港在世界人才排名节节上升,两年内上升共12位至世界第四,在亚太地区更位列榜首。

03、放宽自资收生限制

● 本地生:15000个学额维持不变

● 非本地生:自2026/27学年起,资助专上院校的人数由相当于本地学额数目的40%增至50%;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的人数由100%增至120%

意味着,未来本地生池继续为15,000个学额,而非本地生池为15,000*50%=7,500个学额。

同时,增加学生宿舍供应,由教资会拨款4,000万元,资助八所资助大学加大国际和内地宣传及师生招揽。

以上是2025年施政报告对于申请人比较关注的一些政策变化,有些细则尚需时间落地!

更多2025《施政报告》详情可官网查看:https://www.policyaddress.gov.hk/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