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新加坡房价超过香港!亚太第一贵!移民后,注定要被割韭菜?
新加坡和中国香港这两座城市,被很多人称作是“东亚双子星”。两座城市一直被拿出来各种比较,都有各自的优势,至今也没有得出一个“XX更好”的定论。
去年,这两座城市的“全球金融中心之争”持续了一段时间,以新加坡暂时胜出结束。
而在今年,香港又在吸引游客方面扳回一城。万事达卡发布的《2023年旅游行业趋势》报告显示,在全面通关后,香港于今年2月及3月踏身亚太区旅客十大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第3位,超越了新加坡及日本。
新加坡和香港各自“斗法”,不过,最近在某个榜单上新加坡对香港完成的“超越”,却没有让太多人欢欣鼓舞......
01、新加坡房价全亚太第一!很多人都离开了这里...
5月30日,城市土地学会(简称ULI)发布了一份《ULI亚太住宅可及性指数报告2023》。
报告中着重于研究亚太八个国家和地区的45个主要城市,像是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中国、印度、越南和菲律宾,都是研究报告中的重点。
报告中指出,新加坡私宅项目价格的中位数已经超过了120万美金(约162万新币),比香港房产价格的约116万美金还高。
在所有的亚太区45个城市里,新加坡的私宅价格是最贵的!
不过,虽然总价最贵,但若是按照每平方公尺的房价来看,新加坡并没有超过香港,而是以10715美金/平方公尺的价格位居榜单中第三,对比香港的19678美金/平方公尺的价格还是要便宜一些的。
当然,新加坡也有超过80%的人口居住在政府组屋而并不是住在私宅里。对比起高昂的私宅房价,新加坡组屋房价中位数不到53万美金(不到72万新币),少了一半以上。
另一方面,这一年飙涨的私宅价格,是新加坡楼市火热的最好证明,连带着租房市场也被炒热了。
根据同一份报告,新加坡私宅的月租中位数约2600美金,也高于香港的1686美金。也就是说,目前不论是买房还是租房(单指私宅),新加坡都是最贵的那个城市。
不过,虽然房价很高,但报告认为在新加坡拥有房产却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
第一,对于大部分新加坡公民和PR来说,政府为他们提供了价格相对低廉的组屋。再者,新加坡家庭年收入中位数达8万7900万美元(约11.9万新币),也是报告中所有城市中最富裕的。
因此,以房价中位数与家庭收入中位数比率来看,新加坡政府组屋是最可负担的房产之一,仅次于澳洲布里斯本的公寓。
当然,对于在新加坡本地没有身份(这里只公民或PR身份)的人来说,购买政府组屋不太容易。飙涨的房价和租金对于一些人来说成为了生活的主要负担,影响了他们继续留下来生活的念头。
一名来新加坡已有五年的网友也发文吐槽,称新加坡的每年不断上涨的房租,已经让自己有些“喘不过气来”:来新加坡5年了!!想放弃!每一年都在为房子和房租发愁。第一年刚来然后一个人租一间房才$600,过后和亲戚合租,租金还算不错,3房$1800。第二年因为工作换地点,然后搬去5房$2100。第三年因为疫情,屋主也没有起价,$2100。第四年屋主起了房租$2800,然后其他人也不想租了各自找地方搬,然后租了一间主人房$1200。第五年,合约到期,屋主也又涨了$3500。因为之前是二房东转租,今天他们不续了,到我续,然后另外一个普通房的租客不住了,现在要找人合租。
唉,很多很多的事情都不顺利,之前难找房子住,现在好了,找人合租也难。每一年都有不同得烦恼,合约到期又烦涨租,到期了又烦没有人一起合租。真的很想回去,但是又不甘心!工资涨100,房租也涨!,涨了和没有涨一样!
一些人因为房价和房租逃离新加坡,但过去一年里也有无数人选择来到新加坡打拼,来的这些人里,不乏有人是奔着最终完成移民的目标。
然而,网络上却时有声音认为,移民新加坡并不是个好主意,特别是“普通人”,移民新加坡后会成为“新鲜的韭菜”......
02、移民新加坡会被韭菜:普通人在这里没有生存空间?
上个月,中国某自媒体发布了这么一篇文章,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反响,阅读人数早早突破了几十万。文章里描绘出的新加坡,是个不近人情的、似乎是精英把控整个国家生存的社会。原文中对于新加坡的描述,是这样的:
新加坡确实走的是精英治国的道路。但是,精英主义,就等同于践行社会达尔文主义吗?
作者偏见之一:新加坡没有上升渠道
要知道,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也存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现象”,鼓吹的是只有强者才能生存,弱者只能遭受灭亡的命运。
而新加坡社会虽然推崇“强者”,但也没有放弃“弱者”,而是尽可能地提供了足够多的自愿搭好了足够大的舞台,让“弱者”有机会能够追上甚至反超。
比如第四代领导人团队中的教育部长陈振声,他的父母在他念小一时离异,他和一家六口住在循环路三房式组屋里。
他的母亲扛起养家的重任,一人打两份工,上午在一家外国公司做清洁工作,下午到鸡精瓶盖加工厂打工,含辛茹苦把他和姐姐抚养成人。
而他也不负众望,一路成绩优异的他每次都能获得助学金。从新加坡最顶尖的名校莱佛士初级学院毕业后,他获得了总统奖学金和新加坡武装部队奖学金,毕业后成为职业军人。从政前,他已经做到了陆军总长的位置。
可以说,陈振声的成功一方面是他自己足够努力,一方面也是新加坡为他提供足够的向上通道。两者缺一不可。
除了陈振声以外,TikTok总裁周受资的出身其实也并不富贵。
本地媒体《海峡时报》曾报道,周受资的父亲是建筑业从业人员,母亲则从事会计工作,放在整个新加坡来可以说是相当普通。
但是,在他12岁那年,他以高分考入了新加坡最顶尖名校——华侨中学,开始了一路“开挂”的人生。
要知道,新加坡华侨中学里的所有的学生都能顺利升入大学。其中30%是到美国的哈佛、普林斯顿、耶鲁等常春藤大学及英国牛津、剑桥等一流大学深造。
进入了华侨中学后,周受资也通过自身的努力也成为了顶尖精英,并在A水准考试后,成功拿到了伦敦大学学院UCL经济学的录取通知。
像陈振声、周受资这样出生在相当普通甚至可以说是差劲的家庭里,却依旧能最终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人在新加坡社会里比比皆是,作者凭什么说新加坡是个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氛围浓厚的地方?
作者偏见之二:新加坡社会福利不值一提
除了对新加坡有着不准确的判描述外,该文作者还特别善用春秋笔法,来对新加坡大肆批评,比如下面这句:
除了组屋和半价医疗之外,新加坡的中低等收入家庭几乎就没有其他福利。
住房问题一向都是民生课题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新加坡政府通过组屋政策,实现了91%人口的住房自有率,是个令人啧啧称奇无数人侧目的一项伟大成就。
要知道,新加坡的组屋,让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就能几乎立即拥有自己的房子,新加坡政府曾帮大家算了一笔账
24万新币的房子
用公积金或现金首付3万6千
政府再补贴6万5千
最后贷款13万9千
每月只要偿还631新币(25年),刚好能用每月存入的公积金偿还
也就是说,只要整个家庭月收入3000新币以上(在新加坡不算高),就能负担一套三房式的新组屋......
就在最近,中国香港一名立法会议员来到新加坡参加会议时,还特别到组屋参观了解准备倡导港府效仿。可为何到了作者这里,却几乎一笔就带过了仿佛完全不值得一题?
作者偏见之三:新加坡老年人生活辛苦
为了描绘出新加坡“地狱”般的生活,作者还拿新加坡老年人需要打工为生大肆批判。
但实际上,作者只看到了开租车、刷盘子的老人,却没有注意到,每天含饴弄孙整天只要去巴刹买菜,或者坐在组屋楼下聊天玩耍的老人们。
当然,也更不用指望作者能看到那些没事就去民众俱乐部参加各种课程的老人们了......
当染,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年也有不少老人继续工作。但原因是一些老人在一次性领到公积金后挥霍一空,只能继续出来工作自力更生。(还有一些人是单纯趁自己还能干活的时候多攒些养老本)
而作为一个老龄化社会,提高退休年龄是很多国家的常见做法,单单依靠政府给他们养老并不现实,会给国家财政造成严重的负担。
再者说,新加坡从来没有标榜过自己是个福利国家,作者拿福利国家的制度来要求新加坡,是不是有些不合适?(新加坡可没像大多数福利国家一样对人民收重税)
作者偏见之四:外国人在新加坡是“燃料”
最后,作者似乎对新加坡的劳动人民待遇相当不满意,似乎要好好清算一番,甚至将新加坡的做法称作是一种“剥削”:
但实际上,新加坡劳工的居住环境不能说太好,但也很难和差劲联系在一起吧?至少和大部分人心中的客工宿舍印象没差?
说起来,又有多少想要移民的“普通人”,是拿着WP准证在加工业、建筑业和海运业等有轮班制度的行业工作的人呢?(在服务业、制造业的WP准证持有者可以租组屋房间)
再者说,这些人来新加坡打工,只要企业按照合同按时发薪水,又有什么剥削可言?又不存在强制签卖身合同......
作者列举起移民新加坡的“劣势”起来头头是道,比如要求所有男性都要服兵役啊(享受了福利不想履行义务?)、对外资过度依赖抗风险能力弱啊(各大国会允许作为东西方中转站的新加坡出现这种情况吗?)......
新加坡的贫富差距问题也被拿出来说事。作者言之凿凿地表示“新加坡的贫富差距极大,基尼系数一度曾达到过0.48!这大大超出了0.4的警戒线”。
但实际情况呢?从2010年开始,新加坡的基尼系数从未到过0.48,且经过政府对居民转移支付再分配政策调整后,基尼系数自2019年就降到了0.4以下了。(下图橙色曲线)
通篇都是不实的数据和推论,只能说,文章里的“普通人”和我们认为的“普通人”,其实并没有什么关联,只是作者一厢情愿地臆想罢了。
可能,新加坡确实最近几年太火了,只要带上“新加坡”这三个字,流量就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