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有犯罪记录的移民”限制调整绿卡身份,优先驱逐出境!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以其强硬的移民政策著称,在其执政期间,尤其强调对非法移民中的“有犯罪记录人员”进行驱逐。这些政策不仅对非法移民群体造成了深远影响,也引发了美国社会的广泛争议。
本文将详细解析特朗普对“有犯罪记录人员”的驱逐政策,包括定义、驱逐方式、驱逐深度、力度和决心以及可能面临的阻碍。
特朗普:罪犯移民,一个不留
犯罪记录移民是指在移民过程中涉及犯罪行为或拥有犯罪记录的移民群体。这些犯罪记录可能是在移民原籍国、第三国,或抵达美国后产生的。具体来说,他们可能是以下几类:
非法入境者或逾期居留者:违反移民法的移民,但可能未触犯刑事法律。
在美犯罪的移民:持合法身份(如绿卡持有者)或无合法身份的移民,在美国境内因触犯刑法被记录在案。
原籍国犯罪者:在入境前已被指控或定罪的移民。
犯罪记录移民在移民执法、签证审查、庇护申请和递解程序中会面临特殊法律挑战,甚至可能被驱逐出境或永久禁止入境。
根据美国移民法(主要为《移民与国籍法》[INA]),犯罪行为可分为以下几类:
定义:涉及欺诈、恶意、暴力等行为的犯罪。例如,盗窃、伪造文书、袭击等。
影响:
若在入境前或持绿卡五年内被定罪,将面临递解风险。
此类犯罪记录可能导致移民被认定不符合“良好品格”标准,从而无法申请绿卡或归化。
案例 :
一名墨西哥移民在美国持有绿卡,但因参与信用卡欺诈被定罪为道德败坏罪。此后,他的绿卡被撤销,且面临递解程序。
一名印度移民因虚假陈述骗取学生签证,被拒绝申请H-1B工作签证,最终被列入黑名单禁止入境。
定义:涉及重大暴力、毒品犯罪、严重经济犯罪的罪行。例如,贩毒、谋杀、严重的家庭暴力等。
影响:
属于递解出境的优先案件。
持绿卡者无法申请取消递解或其他形式的救济。
终身禁止重新入境美国。
案例 :
一名哥伦比亚移民因贩运海洛因被捕,随后被判重罪。根据美国法律,他立即进入递解程序,并永久禁止入境。
一名尼日利亚移民通过邮件诈骗获利百万美元,被判处10年监禁。即使刑满释放,他也无法通过任何途径恢复合法身份。
定义:相较于重罪,轻微犯罪的严重程度较低,例如公共场所醉酒、轻微袭击、未成年饮酒等。
影响:
如果犯罪记录反复发生,可能被认定为缺乏“良好道德品格”。
单一轻微犯罪通常不会直接导致递解,但在签证续签或调整身份时可能被拒绝。
案例:
一名持工作签证的加拿大移民因酒驾被定罪一次,虽然未立即递解,但在签证续签时被拒绝,并被要求额外提供品行证明。
一名韩国学生因商场盗窃小额商品被判轻罪。在申请OPT工作签证时遭到拒绝,移民记录中留下负面影响。
定义:任何与毒品相关的行为,包括持有、销售、运输或分发毒品。
影响:
无论犯罪规模大小,几乎所有毒品相关犯罪都可能导致递解。
某些情况下,即便持有少量毒品(例如一根大麻卷),也可能被禁止入境或递解。
案例:
一名牙买加移民因在社区分发大麻被捕,尽管只是少量非盈利行为,仍被认定为毒品犯罪,最终被递解。
一名持绿卡的古巴移民因无意中携带可卡因进入机场,被判刑后被驱逐。
影响:
常被视为加重重罪,优先驱逐。
若被指控对配偶或子女实施暴力,即便未被定罪,也可能影响移民身份。
案例:
一名持绿卡的俄罗斯移民因家庭纠纷被指控家暴,尽管案件未判决,但其绿卡申请被拒绝。
一名墨西哥移民因邻居举报涉嫌猥亵儿童被捕,案件未结案便被ICE拘留,随后进入递解程序。
犯罪记录可能导致绿卡申请被拒。例如,触犯道德败坏罪或加重重罪者不符合资格。
需要申请豁免(waiver),但豁免的批准率低且条件苛刻。
犯罪记录可能使庇护申请者失去保护资格。
庇护申请者若被认定犯下加重重罪,即使面临迫害,也无法避免递解。
拥有犯罪记录者在签证申请或续签过程中可能被拒绝。例如,B1/B2旅游签证持有者若涉及犯罪行为,可能无法返回美国。
入籍要求申请人在绿卡持有期间保持“良好道德品格”,犯罪记录者常被拒绝。
特定犯罪行为(如加重重罪)可能使归化申请永久失效。
合法移民必须要提交户籍地公安局出具的无犯罪记录证明,该男子因曾有犯罪记录,在申请婚姻绿卡的环节,移民局需要其补交“无犯罪记录证明”,该男子无法出具,因此,想拿美国绿卡的可能性几乎为0。
如果提交伪证,则面临材料造假的法律风险,其配偶也将涉嫌犯罪。
特朗普政府在执政期间建立了一套高效、系统化的驱逐机制,从政策设计到执法执行,涵盖多个方面。
行政命令强化执法权力:特朗普通过第13768号行政令(“提升公共安全,打击非法移民”)大幅扩展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的执法权限。这项行政令取消了奥巴马时期的“优先执法”政策,使得几乎所有非法移民都成为潜在驱逐目标。
零容忍政策:无论犯罪严重性如何,只要违反移民法规,都会面临驱逐风险。
资源投入:特朗普政府增加了ICE的预算,用于雇佣更多执法人员,并部署了更先进的追踪和执法技术。
地方与联邦合作:通过“287(g)计划”,授权地方执法机构协助移民执法,与ICE合作抓捕非法移民。
使用整合的国家刑事记录和移民数据库,快速锁定目标。
借助监控技术和数据分析,追踪潜在驱逐对象。
与移民原籍国进行外交交涉,迫使这些国家接受被驱逐人员。例如,特朗普对部分拒绝接收被驱逐移民的国家施加经济制裁威胁。
1. 特朗普的驱逐政策覆盖范围前所未有的广泛:
年均驱逐人数显著增加:据统计,特朗普任期内年均驱逐非法移民约26万人,其中超过一半被认定为“有犯罪记录”。
重点目标的扩展:奥巴马时期,ICE更倾向于优先处理严重罪犯,而特朗普政府将轻罪、违规行为甚至未被定罪者也纳入了执法范围。
2. 驱逐方式、场景的多样化:
边境驱逐:对试图非法越境的人员实施当场拘留和驱逐。
工作场所突击检查:ICE对涉嫌雇佣非法移民的企业进行突击检查,逮捕并驱逐无证工人。
社区执法:在社区中进行身份核查,逮捕未遵守驱逐令或存在犯罪记录的非法移民。
3. 区域执法特点
驱逐行动在边境州(如得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执行最严格,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内部执法。
特朗普对非法移民问题的态度一贯强硬,他将“驱逐有犯罪记录移民”视为保护国家安全的核心政策。
1. 政策的政治目标
塑造国家安全形象:特朗普将非法移民与犯罪直接挂钩,强调驱逐是为了保护美国公民的安全。
兑现竞选承诺:通过驱逐政策强化“美国优先”的政治理念,巩固保守派支持者的信任。
2. 舆论与媒体宣传
特朗普在公开场合多次指责非法移民带来犯罪问题,利用媒体平台扩大政策的影响力。同时,他将每次成功驱逐行动都描绘为政策胜利,以此吸引更多支持。
3. 政策执行的高优先级
特朗普执政期间移民执法预算增加约25%,其中大部分用于驱逐行动。同时,他还将驱逐政策被置于移民改革议程的核心位置,重点倾斜资源,以满足驱逐计划的实施。
犯罪记录的移民中,许多人与家人长期生活在美国。一旦递解,可能导致家庭成员(如子女为美国公民)被迫分离。
犯罪记录移民在面对递解时,需同时应对刑事司法程序和移民法庭程序,诉讼时间长,费用高昂。
有犯罪记录移民会被社会视为危险群体。一些批评者认为,这种政策在执法过程中可能导致针对拉丁裔、亚裔或其他少数族裔的歧视行为。
犯罪记录移民是移民政策中最复杂的领域之一。
尽管特朗普对“有犯罪记录移民”的驱逐政策,虽然在执行深度和力度上达到了空前水平,但其长期效果仍然存疑。
在实际操作中,执法的公平性、法律程序的复杂性以及人道考量都对政策的实施提出挑战。
未来,美国移民政策是否能在安全与人道之间找到平衡,仍将是一个复杂而棘手的问题。如何平衡移民执法与基本人权,将继续是美国移民政策的争议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