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净值人士如何玩转香港保险?

香港保险到底有哪几种类别?值不值得买呢?高净值人士又能如何玩转香港保险?

第一类

重大疾病类(保障类)

重疾类险种无论在配置顺序还是受欢迎程度都是稳居榜首的,为什么重大疾病产品最受欢迎?因为重大疾病险是最体现保险转移风险这个功能的。重疾险与医疗险最大的差别是一笔过赔偿,而非实报实销。意味着这笔钱的作用不仅仅能覆盖部分报销不了的医药费,还在于弥补疾病及康复期内收入和积蓄的损失。换句话说,就是在疾病来临前,将疾病所带来的财产风险转移出去。

香港的重疾险主要优势在于:

1)保障范围广、定义较宽松

保障的范围和定义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理赔的门槛,但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讲,对医学的专有名词无法作出敏感的判断,很多时候只能由代理人牵着走,容易被误导销售。香港重疾通常都覆盖近100种疾病,50余种重症,30余种轻症,覆盖面相对来说非常广。

2)保额大,但费率低

同等费率下香港的保障额度高,同等保额下香港的费率低。主要原因有两个:香港人均寿命长、患病率低,而保费是依据这些数据精算出来的;香港是自由贸易港、亚洲金融中心,投资渠道广、收益高,为保费的厘定做出贡献。

3)兼并储蓄功能、分红作用大

返还型重疾险说白了就是存一笔钱,免费送一个保障。这笔钱如果不出险,将来是可以连本带利退保收回的,分红就是这个利。当然了,对于一份保障型保险,分红的作用不在于得利,而在于抗通胀。举个例子,如果重疾险的保额不变,比如50万保额的重疾险在二三十年后出险时还是50万,但二三十年后的50万可能只有5万的购买力。

4)严核保宽理赔

香港的保险公司和大多数代理人,都会在投保前让客户提交体检报告或是仔细询问身体状况及病史并如实申报,体检不合格或者资金来源不明会直接拒保,一旦受保,理赔就轻松加愉快。这才是最大程度的尊重大多数诚信客户的做法。

 

第二类

高端医疗类 (高净值人士)

这个险种主要推给年收入过百万级的朋友,其余中产阶层居民医保+大保额的重疾足够了。高端医疗类产品相当于一张私家医院VIP卡,主要设计给追求生活品质的、时间比金钱还贵的高净值人士,免去了在公立医院排队、住院及医疗条件有限的状况。简单来说就是吃饱和吃好的问题。居民医保就是沙县小吃、兰州拉面,已经足够填饱肚子了,但如果追求高档的环境、稀有的食材和不浪费时间排队,那么可以选择每年花一笔钱吃米其林三星。

 

第三类

储蓄分红类(重收益)

这类产品很简单,就是长期、稳健、现金流。长期的特征决定了这笔钱的作用,服务于两大刚需—教育和养老。稳健的特征是为了平衡家庭理财的风险和收益。现金流的特征是指灵活存取,存期可选,取的方式也灵活,可以散取也可以一笔过取。

香港储蓄分红险的优势在于:

1)美金储蓄,实现资产多元化

储蓄险统一使用美金计价。汇率市场水太深,不懂的老百姓没办法作出预料和掌控。但实际上美金储蓄的意义不在于利用汇率差赚钱,而在于将资金分散开来,对冲单一货币的风险,让我们辛苦得来的财富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被莫名其妙地蒸发掉。而对于资产达到一定基础,有意进一步开展海外投资的人而言,香港保险可以作为一个分散风险的缓冲垫,做好风险管理之后再做财富增值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2)复利分红,回报高

这点是买储蓄最重要的一点,香港的储蓄类产品在兼顾安全系数高的情况下预期收益可以达到5.5%~7%,后期的回报呈指数型上涨,这是非常难得的。原因在于其得天独厚的投资环境和巨大的资金池为分红做出了贡献。

3)避税避债

香港保险不用交税,以投资型保险的形式在海外做一笔资产配置,避免了被“割肉”;另外做生意的朋友有亏有赚是常态,但如果孤注一掷放在生意上,牵扯到债务,这个危险系数是相当大的。事先拿出一部分资产与生意做好隔离,即使亏了也能给自己和家人留条后路,为以后的生活做个保障,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4)适合资产管理及财富传承

温馨提示:

除以上三种外,意外险也是受关注的一个险种,大家都有接触过,在这里不做详细解释。意外险因为其费率低、保额大,通常不作为主险购买,作为重疾、医疗、储蓄险的附加契约是常见的形式。